一百年前,雷峰塔在鲁迅生日这天倒掉

liukang20241天前吃瓜动态500
9月25日是鲁迅的生日,好巧不巧,一百年前鲁迅43岁生日这天,也便是1924年9月25日,在这天下午一点过,杭州西湖边的雷峰塔忽然坍毁。
其时报刊所登载之现场相片
听闻此过后的鲁迅,写了一篇名文《论雷峰塔的倒掉》,曾是中学生必读的课文。很多人从这篇文章知道了白蛇、许仙、法海和这座塔的民间故事,但关于雷峰塔的实在前史,却所知甚少。
直到本世纪初为旧址重建雷峰塔而进行考古遗址开掘,才总算确知雷峰塔竣工于公元977年。假如古塔也有生日,那雷峰塔便是在离千年生日还差数十年时崩坍。现在尽管重见“雷峰夕照”,但究竟现已不是本来那座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塔了。
本年7月21日的“雷峰夕照” 图据 视觉我国
雷峰塔倒掉前,并没有多少预兆。其时杭州蕙兰中学学生胡兰成,多年后在《今生今世》里说到:“……一个星期六下午在白堤上,忽听得一声嘹亮,静慈寺那儿黄埃冲天,我亲眼看见雷峰塔坍倒。”
目击雷峰塔坍倒的,还有世家子弟俞平伯的夫人、二十九岁的许宝驯。她晚年回想:“前数天塔上宿鸟惊飞,待轰然一声后,见黑烟升起,所以杭人群拥塔下捡砖觅宝。”由于住在西湖彼岸相距甚远的孤山俞楼,俞平伯赶到现场时已是下午四点。
民国时期西湖全景相片 图据视觉我国
其时,由于沪浙大战的原因,当天西湖上游人寥若晨星,但雷峰塔一倒,很多游船争相奔向西湖南岸的夕照山,杭州一时有万人空巷感。由于散落的塔砖中部分为空心、置有建塔时所藏之佛经卷,所以抢砖者蜂拥而至。俞平伯在《记西湖雷峰塔发见的塔砖与藏经》中记叙,“亿砖层垒作峨峨黄垅罢了。游人杂沓,填溢于废基之上,负砖归者甚多。”
俞平伯自己拿了一块藏经砖预备日后作砚台用,而许多村妇已满载而回。再加上“藏经砖”被讹传为“藏金砖”,因而到第二天夜半依然有千余人蜂拥而至。邻近的净慈寺和尚不忍经卷流入俗人之手,所以各自参加捡拾部队,毕竟将其所捡得的经卷会集焚化。而因而现世的经卷,后来在古玩市场上一度卖到两千银元。究竟除了敦煌卷子之外,五代的经卷也是可遇不可求。
鲁迅在写《论雷峰塔的倒掉》时,现场早已从喧哗不已变成万籁俱寂。之后的几十年里,雷峰塔废墟上瓦砾满坡、杂草丛生。每当日落,残砖衰草对着斜阳余晖,正有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”的落寞感。比及沉寂的废墟再度响起人声,已是2000年2月考古队进驻现场进行考古开掘之后的事了。
今世西湖景致 图据视觉我国
一开端的雷峰塔是什么姿态,苏轼是见过的。公元907年钱镠树立吴越国,割据两浙。钱镠的孙子钱俶崇信佛法,因而在970年制作六和塔之后,又花六年时刻建起其时称为“皇妃塔”的雷峰塔。塔竣工后一年,钱俶就赴汴梁纳土献地,吴越从此被北宋归入地图。1071年和1089年,苏轼两次赴杭州为官,眼中所见的雷峰塔为五层,塔心为砖,塔身有木质构建可登临而上,塔下建有隶属的寺院。
而雷峰塔在短短几十年后就遭受兵燹:1120年,方腊由于宋徽宗“花石纲”揭竿而起,聚众三十万攻下杭州。方腊尽管被后来的抗金名将韩世忠生擒,但雷峰塔的塔院在烽火中被毁、木构也受损。
比及宋高宗以杭州为都之后,雷峰塔也得以整修。1171年,和尚智友发愿募款修塔,通过二十余年直到1195年才补葺完结,雷峰塔从此面目一新,香火盈门。从南宋画家李嵩大致作于十三世纪初的《西湖图》中,可见雷峰塔的盛景。这也是今天所见最早的、火焚之前的雷峰塔形象。
《西湖图》,现藏上海博物馆
南宋被元替代,元又被明替代,雷峰塔的茂盛尽管消失已久,但塔自身却一向存在,偶然遭一次雷火也无大碍。直到明代嘉靖年间,倭寇侵入杭州时置疑塔中有伏兵,所以纵火焚塔,将塔身四周的木构彻底烧没。明代万历时画家周龙于1608年所绘《西湖全景图》上,雷峰塔已是残塔。
通过第2次大火之后,雷峰塔再也没有重修,就此苟延残喘直到四百年后坍毁。康熙也好,乾隆也罢,下江南游西湖看到的都是千疮百孔的残塔。尽管破落,但游人却一向不减。1918年9月29日,徐志摩逛了雷峰塔,当晚在日记中写道:“……我从不曾去过,这塔的形与色与位置,真有说不出的奥秘的庄重与美。塔里边四大根砖柱已被拆成倒置圆锥形,看着风险极了。”
1919年时的雷峰塔 西德尼·甘博摄
塔砖被拆是人为所造成的。清末村夫做作流言,盛传雷峰塔砖有利农蚕且辟邪宜男,所以愚夫愚妇接连不断,当局一度在塔边构筑围墙也杯水车薪。年久失修加上失砖不断,雷峰塔总算没能挺到一千年。坍毁当天有目击者记载:“塔欲倒未倒之际,遥见塔脚微起黄烟,疑是野火方起,既而忽如黄雾迷天、殷雷震地,久之烟消雾淡,但见黄土一堆。而敦巨大塔,不知何处去矣。”
坍毁当天也是阴历八月廿七孔子诞辰,由此文士多将雷峰塔之倒掉与国家的式微、文明的衰亡联络在一同,一般民众则重视军阀孙传芳这一日自闽袭浙、抵达杭州的现实,总之都觉得这确属不祥。只要鲁迅在一个多月后著文《论雷峰塔的倒掉》,以雷峰塔为法海恶势力打压自由恋爱白娘子的标志,“现在,他竟然倒掉了,则普天之下的公民,其欢喜为何如?”
其实雷峰塔与蛇的联络,既是由来已久,也属做作附会。
《淳佑临安志辑逸》中记载,雷峰塔在方腊起事中被火烧之后,宋高宗建炎末年一度差点被拆掉,“有司欲毁之,度其材以修城,忽巨蟒出绕其下而止。”这是雷峰塔与蛇联络在一同的最早记载:由于巨蟒的护佑,雷峰塔才没有被拆掉去筑城。
明嘉靖二十六年(1547年),杭州人田汝成编纂的《西湖旅游志》记载:“俗传湖中有白蛇、青鱼两怪,打压塔下。”这是出自杭州本地文人之手的最早的、开门见山地讲“白蛇”被打压在塔下的文字记载之一,“ 塔镇蛇妖”之说由此开端传达。
在明编话本《西湖三塔记》中,呈现了白蛇化身为人以身相许、毕竟被打压于塔下的情节,但这儿的塔并非雷峰塔,而是苏轼疏浚西湖时建在湖中的三塔,即今天的三潭印月。
西湖三潭印月景区 图据视觉我国
到了冯梦龙(1574—1646)的话本《白娘子永镇雷峰塔》,雷峰塔才清晰成了打压蛇妖的地点,白蛇的形象比《西湖三塔记》中愈加人性化、正面化。
清乾隆年间的方成培,则进一步将白蛇传说加工改写为《雷峰塔传奇》,持续参加“断桥”“端午饮雄黄”“求仙草”“水漫金山”等情节。因在乾隆南巡时献上,蹭了“御览”的由头,致使白蛇故事很快传达开去。
比及从昆曲、京剧、川剧、粤剧都有《白蛇传》演出,许仙、白蛇的故事也就跻身我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,直到上世纪末都还不断产出《新白娘子传奇》又或徐克《青蛇》等许多衍生著作。
雷峰塔造型的发艺 图据:视觉我国
鲁迅和胡兰成尽管年纪相差二十多岁,但童年时所听的都是相同的白蛇故事,因而对雷峰塔心怀不满也就家常便饭。意犹未尽的鲁迅,在半年后的1925年2月又写《再论雷峰塔的倒掉》。跟上一文不同的是,这一次鲁迅重点在鞭挞国人的“十景病”“八景病”,即所谓的悲叹“现在西湖十景可缺了呵”。
十景之名,其实正是源于南宋画院的西湖山水画落款,南宋祝穆《方舆胜览》卷一最早记载“西湖十景”名字。南宋遗民吴自牧《梦粱录》中,十景之一的雷峰塔还称为“雷峰落照”,但在元初就已改称“雷峰夕照”。在清朝两江总督李卫命人撰写的《西湖志》里,对其赞美有加:“孤塔岿然独存,砖皆赤色,藤萝牵引,苍翠心爱,日光西照,亭台金碧,与山光反照,如金镜初开,火珠将坠,虽赤城栖霞不是过也。”
尽管鲁迅不认可,“真景我也见过,并不见佳,我认为”,但也许是鲁迅去的那天气候不够好。
清董邦达《西湖十景图卷》(部分)
并且鲁迅在《论雷峰塔的倒掉》于《语丝》刊发半个月前,就现已知道雷峰塔不是他文章里写的又叫“保俶塔”——但他便是明知硬伤而不改,致使后来许多人就此认为雷峰塔即保俶塔。其实保俶塔在西湖北岸的宝石山上,与雷峰塔遥相对应,“南北相坚持,一湖映双塔”。雷峰塔倾圮后,西湖景色线上的对称便不复存在。
尽管鲁迅对雷峰塔倒掉拍手称快,但一同也有人呼吁重建雷峰塔。1926年7月,孙传芳已领头宣布重建雷峰塔募捐的启事。1935年,梁思成提出不光宜重建雷峰塔,并且最好康复至明嘉靖之前未遭火厄之前的情状。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,园林学家陈从周、雕塑家刘开渠、故宫博物院院长单士元都呼吁修正雷峰塔。
明代谢时臣(1487~?)《西湖春晓图》(部分),近为雷峰塔
但鲁迅的影响依然在。1988年,老诗人公刘著诗《雷峰塔》,不支持修正。按鲁迅的逻辑,“难道他造塔的时分,竟没有想到塔是毕竟要倒的么?”
但反驳者相同有话说:由于房子毕竟要倒,就因而不修房子?人也毕竟要死,那还吃什么饭?范仲淹千古留名的《岳阳楼记》,其时的岳阳楼不便是又“重修”又“增其旧制”的吗?雷峰塔打压白娘子不过是后世文人的附会,鲁迅你借题发挥能够,但跟苏轼所见的雷峰塔有什么联络?
跟着年代开展,毕竟是重建的定见占了大多数。2000年由于要合作雷峰塔重建工程,雷峰塔遗址的考古开掘作业正式打开。从雷峰塔下的地宫中出土了多件文物,包含佛像、佛经石刻和日本钱币等。
雷峰塔地宫出土文物 图据:视觉我国
2002年10月25日,新雷峰塔竣工,塔内以《白蛇传》故事为装修场景认为特征,而鲁迅的《论雷峰塔的倒掉》,也已从语文讲义中离场。
雷峰夕照的美景,跟雷峰塔一同从完工以来传承了一千年;白娘子的传说,从明代后期以来传承了三四百年;鲁迅的文章,从民国以来传承了一百年。时刻是公正但无情的筛子,不同的时刻,或许誉满天下,也或许谤满天下,人如此,塔也如此。
文/启凌 修改 苏静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
告发/反应

相关文章

19世纪上半叶我国陶瓷外贸:淡出欧洲,转向粗豪

嘉庆、道光时期,正值19世纪上半叶清代中期向后期(即近代)过渡阶段,也是鸦片战役迸发前的约半个世纪。以往学界一般以为,乾隆朝今后我国陶瓷对外交易趋于式微,但跟着近几十年来水下沉船什物资料的相继发表,对...

吃瓜科普网网友揭秘:大梁是现在的哪里及其历史文化

吃瓜科普网网友揭秘:大梁是现在的哪里及其历史文化

揭秘大梁的现在与历史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,许多地方名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,这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。近日,吃瓜科普网的网友们就对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地名进行了深入探讨,那就是“大梁”。本文将带您了解大梁是...

西安人吃上汉江水!背面有“大熊猫家乡”的奉献

7月16日10时许,跟着引汉济渭工程黄池沟配水纽带分水池的闸口慢慢敞开,明澈的汉江水喷涌而出,流进了秦川大地……“西安人总算吃上汉江水了!”美好之水,饮水溯源在这庞大工程的背面有着来自大熊猫家乡佛坪的...

正能量科普:死是什么结构的字?汉字解析让吃瓜网友涨知识

正能量科普:解密汉字结构,「死」是什么结构的字?在汉字的浩瀚宇宙中,每一个字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密码。今天,我们就以「死」字为例,用轻松有趣的科普方式,带吃瓜网友们一起探索汉字的结构奥秘,感受中华文化的...

他是戚薇的高兴,也曾带娃到溃散,这样的李承铉怎样能不火?

《披荆斩棘的哥哥》更新第一次公演啦,李承铉、李铢衔、张淇一组的《Yellow》我们都看了吗?现场又燃又炸,而李承铉的体现,让网友们又一次感触到了“戚薇的高兴”。《哥哥》初舞台更新之后,李承铉这个多年没...

吃瓜网友科普:偁怎么读?生僻字读音解析

吃瓜网友科普:偁怎么读?生僻字读音解析最近社交平台上,一个生僻字"偁"引发网友热议。不少吃瓜群众好奇:这个字到底怎么读?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,一起解锁汉字文化的魅力!一、偁的正确读音根据《现代汉...

友情链接: